在IPv4的架構中,早期的子網域切割是用Class的概念來切割
將IP位置分成A、B、C、D四個大類型
但這樣的方法過於粗糙,因此在現在IP廣為使用時,
發現有許多位置都在各個class間被浪費掉。
因此在RFC 1518和RFC 1519中,提出了新的IP位置分類方式,
在原本的架構中,IP位置的分類僅有8、16和24,也就是:
IP address/8、IP address/16、IP address/24
而CIDR是基於VLSM(可變長度子網路掩碼),
使後面的8、16、24可以有其他的變化,
也就是說,如果我這次想要把12台電腦包成一個子網路就好,
那就不需要一次拿到「/24」的IP量
可以只切「/28」,這樣剩下的空間就可以作為其他的用途,
以提升整體使用效率
再者,可以切割子網路,
最後會造成子網路太過破碎,導致在路由機制上的效率不足
因此亦提供將數個子網路組合成一個Supernet,
這樣在路由表上,可以達到一定程度的簡化,
以提升整體的路由效率。
參考資料:Wiki